第63章 厦门:鼓浪屿琴声、侨乡旧梦与海港青春的轻快节奏
天才一秒记住【都来读小说】地址:doulaidu.org
抵达厦门的那天,天很蓝,蓝得像一块刚从海里捞起的玻璃。
火车在地面缓缓穿行,窗外椰影婆娑,楼宇之间跳跃着摩登与热带的节奏感。与漳州的古意不同,厦门像一支跳脱的前奏——没有铺垫,却让人瞬间醒来。
我站在厦门站出站口,太阳透过玻璃屋顶洒下,照得肩头一片暖。
《地球交响曲》的书页翻到第六十三章,我知道,这是另一种旋律的开始。
一、中山路:骑楼下的繁华潮声
我先去了中山路。
这条街,是厦门的“前门”。骑楼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侧,红砖、白栏杆、琉璃瓦,行人如潮,声音却不嘈杂。空气中有烤海蛎煎的香味,也有港湾吹来的咸味。
一位卖花生糖的阿姨一边切糖一边哼唱着闽南小调,她看到我,问道:“你是外地人?”
我点头。
她笑:“厦门人看人不靠口音,看你有没有放慢脚步。”
她的糖刀落在砧板上,发出节奏明快的“咚咚”声,像是这座城市日常的节拍。
我写下:
“厦门是行走的城市,它不靠喊,不靠跑,而是让人走着走着,就慢下来的城市。”
二、鼓浪屿:琴声与岁月在海上摇曳
第二天清晨,我坐船登上鼓浪屿。
海面平静,天光未盛,船只如同梦里缓行的画笔。
踏上岛的那一刻,一种陌生的熟悉感袭来。这里既像中国,又不完全像中国。红顶洋楼、斑驳藤墙、拱门与花窗,空气中仿佛回响着上世纪的留声机。
我走进一座旧宅改造的音乐厅,钢琴独奏者正在练习。一段肖邦的夜曲从指尖流出,窗外便也安静下来。
一位年迈的琴匠正在为一架百年旧琴调音,他告诉我:“鼓浪屿不是海上的岛,是音乐漂来的陆地。”
我问:“为什么那么多琴?”
他说:“因为很多人不回来,就寄回了一台琴。”
我写下:
“鼓浪屿的音乐不是为了演出,而是为了纪念。纪念那些远行未归的身影,纪念一段段跨洋的家书与夜半的琴声。”
三、华侨博物馆:离散者的地图
我在华侨博物馆前停留了许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爱爱呀小说网】《重生90年,带着妻儿逆袭人生》《马甲藏不住,假千金炸翻全京圈》《北有仙族:其名为秦!》《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签到七零:进厂当咸鱼竟成香饽饽》《九州亦无路》《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地球交响曲》转载请注明来源: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