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都来读小说】地址:doulaidu.org
小王爷在这个夏天净赚几千两白银,回到王府前,专门拉着一家人去街上,要给大家买礼物,他赫连三岁可是从不说假话的。
自以为已经发家致富的小王爷,却发现自己连给母妃买一套头面的银子都不够,赫连三岁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果然是钱难赚,不经花。最后给瀚海王买了一套湖笔,给王妃买了一套胭脂,给小郡主买了一只有祥云的小金镯。
回到王府的没两天,一鼎道长就来接小元宝了。王妃早就给小元宝收拾好行李了,本来收拾了几大箱,想想也知道一鼎道长不可能让小元宝带着这么多行李,所以再三精简,变成了两个个包袱,就是些衣服、鞋子。她准备的银票、碎银,都是让小王爷随身携带。
笔墨和纸砚留在府里,只有小元宝一个人真的行吗?
似是看出王妃的焦虑,一鼎道长笑笑说,“王爷、王妃无需多虑。小元宝还小,这次出行,只在瀚海城境内。秋收时,小元宝就会回到王府。”
就这样,小元宝跟着师傅上路了,他赫连三岁对外面的世界还是很向往的。上辈子,一直忙忙碌碌的,有太多想去的地方没有去,想想还是很遗憾。这辈子他总有机会去看看各地的风景吧,毕竟出生就是人生赢家,有条件不用是浪费。
因为小元宝还小,一鼎道长还是选择了马车,出了瀚海城,路就变得不那么平坦了,被颠的头晕的小元宝再次怀念现代的柏油马路。“师傅,你会轻功吗,能不能带着我直接飞着走?”
“乖徒儿,为师可没有上天遁地之能,你若是会,倒是可以教教为师。”
被为师不尊的一鼎道长噎住的小王爷,只能愁眉苦脸的继续忍耐。好在他们每到一个县,一鼎道长都会停下来,带着小元宝去看看。瀚海城位于端木王朝的西南边,北是林城,南为滇城,东林平城。至于这临城的风貌,等小元宝长大一点,自然也会走去领略一番。
第一次的远行,小元宝知道了什么是农耕。端木王朝的工业发展其实还不错,至少大家用的起铁治具,但是耕地却不是那么肥沃,农民普遍用的是粪肥,但是粮食的产量并不高,想来是肥力有限。
瀚海城的气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结果这贫瘠的耕地甚至不能支撑一年两季的耕种。听老农说,若是今年耕种了两季,那明年就只能耕种一季,不然亩产会大幅下滑的。
“老伯,这耕地一年能产多少粮食?”
在田埂上休息的老农看着这个穿着朴素,但是明显是富贵人家的小童,也不隐瞒,“要是老天爷不为难咱,一亩地大概能产6-7石粮食。”
“要是风调雨顺还能种出更多粮食吗?”
老农摇摇头,果然是富家子弟,这田哪有这么好种的,“小公子有所不知,我说的这亩产已经是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的产量了,小老儿不敢说种地水平是最好的,但是也绝不算差的。”
小王爷听懂了老伯的意思,一亩地6-7石粮食就是如今这生产力下的亩产天花板了,1石粮食就是120斤,几亩薄田倒是勉勉强强够一个家庭一个月的嚼用。
亩产的数量似乎已经到了天花板,在没什么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一亩地大概能产6-7石粮食,1石粮食就是120斤,勉勉强强够一个家庭一个月的嚼用。
耕种是件更辛苦的事情,一年到头,无论酷夏寒冬,农户们都要一日不拉的收拾着自己几亩薄田。莫说起早贪黑,就是生病都不敢落下一日,但是就这就是一年复一年,累弯了腰,也没见哪家农户能富裕起来的。
小元宝问师傅,“有没有办法让一亩地多产一些粮食。”
一鼎道长看着眼前矮豆丁,笑笑说“为师不善农务,小元宝也许可以自己想想。”
小王爷总觉得一鼎道长知道些什么,这一路走来,根本没把他当小孩子看,有时候,那说话的感觉就是在对成人说话。甚至一不小心,他还暴露了自己识数的事儿,但是师傅居然没有疑问?
瀚海城周边的郡县,人口似乎并不是那么多,他甚至能看到很多的土地没有被开垦。也不知道这是因为有律法规定不得开垦,还是这地有主了。
如果亩产的上限没法提高,就只能通过增加种地面的来增产了,增加耕地到了最后是增加人口,因为耕种需要人力,但是人口增加也要能吃得饱、活的下去才行。小王爷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目前更像是个无解的死循环,他好像还想不到很好的法子来解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长城中文网】《我在现代留过学》《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活人深处》《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北宋穿越指南》《种花家的兔子[星际]》《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荣耀小说网】《朕就是万历帝》
《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转载请注明来源: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