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盖着红头巾哭哭啼啼地走在出嫁的路上,后面一群陪送的小伴娘。接亲的卡车到了,新娘回头,恋恋不舍地凝视自己双亲居住的老屋……这是谁在出嫁?是小姑,还是村子里的哪个姐姐?
母亲面无表情地对阿珍说:“你该出嫁了,那个男人明明是你之前答应嫁的,你不能反悔。”
阿珍实在想不起来母亲所说的那个男人长什么样了,她只记得有答应出嫁这回事。反正都是要嫁人的,反正嫁的都是陌生男人,嫁谁都一样,稀里糊涂就答应母亲了。现在,想到要跟一个自己不认识的陌生男人过一辈子,她突然害怕、恐惧起来了,她后悔了,她决定逃婚,不管三七二十一。
阿珍猛然惊醒,原来是一场梦。那个梦境是如此清晰,就像萦绕在她心头的恐惧一样。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阿珍不由得回想起了儿时的经历,自己做伴娘时那些哭哭啼啼出嫁的新娘,莫名其妙脸色突然红扑扑的小姑,为给母亲治病十六岁就被迫出嫁的阿秀的亲姐姐,半夜不明不白死去的阿菊。相比之下,命运对自己是何其眷顾,让自己有幸进入了高等学府深造,在城市工作生活。就算感情生活曾经一波三折,历经千帆,但在最美好的年华,总算等得江斌这个良人出现,不知这算不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呢?
正因背负的经历太过沉重,所以对于配偶,阿珍所求不多,不求家财万贯,不求玉树临风,不求权利地位,只求真心相待,“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正因如此,她一开始就对江斌说:“你若看上更好的姑娘弃我而去,我不怨你,但务必提前告知,不得隐瞒。”只是不知,这个看似微末的要求,命运是否会照旧垂青?
她从没爱过一个男人,不懂如何去爱,但是她知道,如果一个男人真正爱上一个女人,在他眼里,她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她走到哪里,他的视线就会跟到哪里。他会关心她,包容她,会敏锐地感受到她的喜怒哀乐,把她当成他生命的一部分,会对她倾注全部的信任。
在爱情方面,他是主动的一方,她是被动的,在未看到对方的真心之前,绝不会掏出自己的真心。但所幸,她懂得“投桃报李”的做人原则,不会单方面接受江斌的付出;她是善良的,不忍心辜负他对她的真心;她在这个社会是柔弱无助的,需要一个男人强有力的臂膀来呵护。
这些构成了他们和谐相处的基石。只有短暂相处数月,阿珍不敢确定这个男人会一直对专心不二,但她感受到了他的善良,他的诚实,他的吃苦耐劳难得品质,他是跟她一样在穷苦家庭长大的孩子。无论对于江斌还是普通的朋友,只要是对她投之以木桃,她必报之以琼瑶,这只是做人准则,与是否恋人无关。
君不负我,我不负君。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种想法大概率会被嘲笑成很“傻”很天真,但那又如何?这就是我阿珍的做人准则。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林宝珍。
跟江斌恋爱的第一个春节,他因为部队规定不能回家,她不忍心让他孤零零地独自一人在外过年,决定留下来陪他。她跟父亲说清楚,等春天他休假后会带他看望父母,以示对父母的尊重。
父亲还是那句话:“你自己喜欢就好。”
她的留下决定让他感动,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个专门女子陪伴他过春节。
这也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父母过春节,她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孤独,年三十晚上,冷冷清清,没有烟花,没有鞭炮,没有对联,江斌只接她到部队营房跟战士们一起吃了顿年夜饭。次日,考虑到自己并非正式家属的身份,阿珍觉得自己最好还是回出租屋。江斌想带她到附近的镇上逛逛,顺便吃点美食,可是逛遍集市,竟找不到一家营业的餐馆,无可奈何,只好让她回去自己做饭。
江斌由于部队纪律,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回家过春节的历史,早已习惯。但今年头一回有人心疼他,愿意留在这个城市陪伴他渡过,他心里着实放心不下,在值班了两天之后,便勿勿忙忙赶回阿珍租住的小屋,两人就这样,白天买菜做饭,晚上相拥着看电脑里的电影,一起渡过了三天的春节假期。
就这样平平淡淡的日子也挺好!
月月在那边城市,由于心情实在糟糕,春节也没心情回家。阿珍邀请她过来一起过年,免得形单影只。但她来了一天之后,便后悔了,很快返回省城,说自己糊涂,本不应该来的,因为阿珍和江斌正在热恋期,自己过来成了个超级大电灯泡,实在别扭,还不如回去自己一个人过。
春节过后,万物复苏的春天很快来临。这个春天的l城,紫荆花开得格外绚烂,连空气透着清甜的味道。江斌在这个春天的头一件大事,便是去见阿珍的父母,他格外重视这个见面,早早就跟部队打了报告,提前一天理了头,修剪了指甲和胡子,穿上了最体面的西裤夹克便装。他还不放心,询问阿珍还有没有哪里不妥。阿珍笑说你怎么样都帅,很好。他又再三询问了阿珍父亲的喜好,决定要帮老人家带一箱内蒙古的马奶酒回去。
江斌觉得,这次见面的隆重不亚于提亲,如果阿珍父母点头了,阿珍便没有理由不同意嫁给他。但是于阿珍而言心态又不同,见自己的父母仅仅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检验江斌是否真心把自己作为结婚对。如果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仅仅是想玩玩,那么他十有八九不会愿意去见女方的父母;二,表示对父母的尊重,让他们放心。阿珍对自己的父母太了解了,他们绝不会对未来女婿有过分的要求。
她才不会干月月那样的傻事,谈个五年的恋爱,最终鸡飞蛋打。有位名人曾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那叫耍流氓。阿珍觉得,她跟江斌交往了四个月才确立恋人关系,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双方再进一步深入了解,如无意外,一年左右将婚姻大事提上日程比较妥当。毕竟,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剩余的青春已经不起折腾。女人最好还是在最美好的年华把自己销出去,莫辜负了大好春光。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如果江斌没有跟她结婚的打算,她会立即抽身离开,趁着感情还未深陷,来得及。
女人在感情上的被动,往往是因为一开始,他本来就是想玩,她也想玩,等到她玩累了,想有个归属的时候,他却已经没了结婚的激情和欲望,外面的花花世界渐欲迷人眼,偌大一片森林,他为何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他荫生退意,女人色衰爱驰,失去了谈判的筹码,这种规律,古今皆然,有权有势的男人更甚。
所以,长时间的恋爱过程,对于绝大多数女人而言都是不利的。女人如果太过矫情,伤的只能是自己。
江斌耍了点小聪明,路上坐车的时候穿的是便装,临到阿珍父母家的时候又换上了军服,说出门在外穿军装有纪律限制,行动诸多不便,但是让老人家看到穿军装的自己,他们心里会更加踏实。
阿珍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偷乐,问他紧张吗,他眼睛一瞪说:“有啥好紧张的?我连打仗都不怕还怕这个?”
阿珍觉得他这个样子太可爱了。
江斌挺会做人,酒桌上左一杯右一杯地给阿珍父亲劝酒,陪他吹牛聊天。阿珍父亲今日心情不错,多喝了几杯。
阿珍母亲也没说什么,常言道:岳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阿珍知道自己的母亲见识浅陋,只要有人愿意无条件娶自己的女儿,她大概率都不会反对。如今见江斌人品模样都不错,职业也可靠,自然喜笑颜开。
若非阿珍了解自己的父母,她当然不敢随便带男人回家。
但是当阿珍提出跟江斌一起回他老家看看时,他犹豫了。
阿珍见他犹豫,以为他不把自己当成未来新人看待,有些生气。
江斌无可奈何地说:“那就一起去吧,但是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们家条件很差的,比不上你家。还有,我母亲说的话你听听就得了,不必理会。”
阿珍虽然不太明白他说的话,但还是坚持跟他一起回去。她也好奇,自己所爱的这个男人,究竟出生在怎样的一个家庭?
来到江斌家,她才明白他不愿意带她回来的原因,两进简陋的泥瓦房,阴暗狭长。屋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老旧油腻发黑。随处可见的灰尘,几无落脚之处。这里就长年居住着他那年过七旬的父母,他最小,四个哥都已成家分出去住,但个个都日子过得艰难。
他们到家的时候,屋里没人,江斌说他母亲肯定又到外面打麻将去了,他父亲喜欢到外面跟人下棋,两个老人平时基本都不在家。
好在他们家靠近镇上,午餐时间江斌就带阿珍到镇上吃特色美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末世第一狠人》《高武纪元》《松田的酒厂二周目》《北齐怪谈》《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岁岁平安》《阵问长生》《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我有一个修仙世界》《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