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万斗米一夜之间惊醒陇东,又不止陇东。
“十万斗!好生漂亮的手段!她早算到今日!”
收到消息的吴温玉瘫坐在椅子上,惊怒交加又不可置信他咬牙切齿:“傅南星!好一个傅南星!”
护卫低声提醒说:“大少爷来了。”
吴温青步履匆匆表情沉重,他跨进门,吴温玉无措,低声叫了声大哥。
吴温青视线扫过他,见他脸色青白交杂不见往日冷静,到嘴的训斥终究咽回去,重重叹气,坐到一旁。
半晌,吴温玉才道:“大哥……”
吴温青沉默顷刻,说:“这件事到此为止,至于那十万斗米粮——”
吴温青颇为头疼,吴家纵使再财大气粗,可三千万两也几乎是将吴家大半身价赔上,这事一闹开,族中那几个老东西定然要责问。
吴温青目面容染着阴沉,既已如此,那便只能物尽其用,说:“你安排人手,明日一早以吴府的名义发放给难民,记住,要分文不取。”
“分文不取?”
吴温青斜去一眼,声音发冷,说:“不然如何?已到这份上,还能如何?”
将粮食以吴家粮的名义散去,还能博得名声,总不能真烂在铺子中。
输得太难看了。
吴温玉心有不甘,想了一圈,说:“我去找商户谈洽。”
“不可!”吴温青制止。
吴温玉解释道:“低价卖回,能挽回一些是一些。”
“他们如今手中余粮都是烫手山芋,怎么还会要我们的粮,而且这事知道的人少,你也别出面,让面生的人去办,以免再被抓住把柄。”吴温青忍下这口气,他想的明显更远,“这次虽伤到根本,好在吴家有铁矿山,几年便能恢复根本,而且……”
吴温青想起那封消失的信,心底隐隐不安,那封信写得虽隐晦,但还是漏了蛛丝马迹,翊安说的对,眼下还是息事宁人。
吴温青冷静的说:“没有而且,到此为止,这笔账,总有一日我会亲自向她讨回来!”
第二日一早,吴家敲响锣鼓,宣告只要是衙门登记在册的难民,均可到城东吴家偏宅领米粮,一时吴家声名远播,成了百姓口中称颂的大善人。
微风习习,外头日渐热腾。
杨晟通过窗看到街上匆匆忙忙,鼎沸人声,说:“吴家好大气度,这口气都咽的下。”
“手段确实高明。”傅南星唇角微勾,说:“吴家这位家主果真不是泛泛之辈。”
“吴温青?”杨晟从窗旁扭过头,他仔细回忆着,“我倒是听过一些,吴家早些年趋于没落,是他一手撑起,才有了现在如日中天的家族,不过此人虽经商有道,却不像能想出这法子的人,想来背后有高人指点。”
傅南星反扣住杯盏,将多余茶水沥出,重新倒入沸水。
“高人?”傅南星笑笑,“若真是高人,就该扭转当前吴家局面,眼下,只能算将烂摊子收拾得漂亮些,给我看,给旁人看。”
杨晟想了想,说:“大人,姜家一案……”
他坐到千户这个位置,有些话该说还是不该说早该牢记,可眼下却有点脱口而出。
傅南星抬头,注视他片刻,说:“姜家一案怎么?”
锦衣卫到陇东本就是为查姜家案所来,傅南星来此前曾提起,姜家可能是被人构陷所害,可直到现在她也没提过姜家一字。
杨晟想着案件前后,可这件事当初由彭继亲自查处,他被派往别处查访旧案,回来时陇东案子已结,后来被翻出,便接到朝廷对锦衣卫的调命,傅南星任职。
随着那道谕令,杨晟这才惊觉,这桩案子从一开始,皇帝便打算交给傅南星查,而不是镇抚司。
可这是为什么?
将这样的人,连贬数阶,甚至送到锦衣卫中。
杨晟说:“大人,我们来此也快有一月,姜家一事还尚有眉目,姜家人尸身已被收尸人收走,想要查证死因很困难,这事怕不好查。”
傅南星放下茶盏,想了片刻,说:“如果我没记错,姜家被抄后,所有财物全部归于国库中。”
“是。”
茶太烫喝不得,她看着冒微微热气的茶水,说:“去姜府走一趟。”
傅南星说着站起来,杨晟忙说:“这事不必大人亲自,属下带人去走一趟。”
傅南星淡声说:“无妨,闲来无事。”
闲来无事?
陇东现在乱糟糟,吴家如今在各地济粮赚名声,那昨晚的十万斗粮食该如何处置?是按照原先计划,还是原路返回?
傅南星没给话,便无人动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