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都来读小说】地址:doulaidu.org
上京如何,远在平关的襄王一行自是不知。
用过午膳,一行人整装待发。
雁随这才见到传说中的驿长,他站在驿站门口,微微弓腰恭敬地送别襄王殿下。
马蹄扬起,掀起阵阵风沙,将他甩在了身后。
“他的腿。”雁随收回目光,拉下车帘。
“是跛足。”李绪并未掩饰,“他同前些年在元宵节夜市上,我们见到的的周祎父兄周信周礼一般,也是从平关军退下来的伤兵。”
“这是殿下为他们做的安置吗?”
“算也不算吧。我也只是给他们提供机会。他们曾在军中,眼力和直觉正是上乘,反倒适合。”李绪并未自谦,他从始至终也只是帮他们读书识字学艺罢了。
“若我是他们或者家人,会时刻铭记殿下的恩情。”雁随并未看向李绪,轻声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殿下是真正的仁心。”
***
离开驿站后行的很快,路过下个驿站也只是短暂歇息了一晚,不过破晓时便出发了。
又行了一日,期间不过让马儿喝了点水吃了些草,众人嚼着从驿站拿来的肉饼拌着开水吞了进去。一行人终于在天擦黑时到了平关和定州交界处。
这两日行了百余里,大伙都有些疲乏。
忽然外面响起冯炽中气十足的声音。
“哪来的贼人!”
“住手!”苍流赶了上来,天色有些黑,他正欲仔细辨认了一番,还未来得及开口,只听得扑通一声,跪倒一片。
“殿下,平关军旧人在此,前几日听说殿下归京,特意在此等候,祝殿下平安顺遂。”领头的人声音洪亮。
李绪从身旁取过披风,系在身上,雁随将手炉递给他。
李绪下了马车,他开口回应,声音不大却令人信服。
“诸位请起,诸位都是保家卫国的好汉,某不敢承,”李绪将手炉递给身旁的苍平,扶起领头之人,“平关有诸位守护,是平关之大幸,是圣人之大幸。”
“今后山高水长,再见之日不知何年何月。还请诸位保重。”
雁随轻轻掀开帘子的一角,望向李绪。
她未曾见过昔年郑家老将军点兵攻打北雍,夺回平关七城的雄姿。但从如今的平关旧将中可以显现一二,他们有傲骨有抱负,敬重襄王的仁善和才略,因此跋涉两百余里来送别。
李绪在平关的声望和威名并非是从他襄王的名号中得来的,而是与他父亲两个人十五年的呕心沥血中挣来的。
平关军不可出平关,但平关军旧人可以。
雁随察觉到李绪余光瞥向了她,于是顺势关上了帘子。
帘子轻轻地“啪”了一声,带的车身上的流苏微微晃动。
李绪同他们并未寒暄太久,只是叮嘱了几句保重身体,便回到了马车上。
雁随抬眸,看见李绪解开披风,坐稳后随手拿了本书沉默地翻看着。她便敲了敲车壁,示意可以走了。
襄王车驾悠悠南下,雁随掀开帘子,伸出头回望,看到了愈来愈远逐渐变小的平关。
***
天色已晚,林子里偶然传来几声鸱鸺的鸣叫。
雁随开口问道:“今夜便要出平关吗?”
“我们需尽快。”李绪随手翻过一页书,“定州刺史赵明承乃冯家姻亲,他的夫人是冯老太爷妹妹的女儿。”
冯家人,自然是能避则避的。
“赵明承?这个名字怎么有点熟悉?”雁随有些想不起来了,她似乎是在哪里听过。
“他是张大人的同期,也是修远三十六年会试的举子,但他才学不精,榜上无名。但他同冯老太爷的外甥女成了婚,落第后冯老太爷看在甥女的面子上帮他谋了个京县丞的官职,到比张大人授官来得快了许多。”李绪缓缓道来,“许是你从张大人口中听过这个名字。”
“说起张大人,也不知他有没有将簪子送给师父。”
平关城内的张大人倒很是纠结,如今正是七日之期,他从张家铺子拿回了那支簪子。
拿到手时有些震惊,竟是寒铁做的,不似一支簪子,倒好像一把短剑。
张岭在院中踱步,吓到了起夜的小厮问书。
“大……大人?”问书上前来,“您怎么还不睡?”
张岭下定决心般,深吸一口气同问书说道:“明日,你同我上临山。”
说完便转身往屋里钻去,留下毫无头绪的问书,在院内发懵。
张岭这般的纠结雁随不知一二,但根据她对张岭张大人的了解,推断他定是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李绪抬眸看了一眼雁随,似乎看到了狐狸露出了尾巴:“张大人,必定不会负你所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云山过》转载请注明来源: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