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天,两姐妹一直是这个推销策略。
到了先摆会儿摊儿,一两个钟头后,剩下的东西姐妹俩再一人一个背篓跑各个街道叫卖,镇上那么大,换着地方的跑,总是能卖出去的,偶尔被问得多了,粽子数量也会相应的增加些。
大概是这“游击战术”确实有效。
两人每天不仅结束得挺早,并且到目前为止,白春枝和白春芽特别留意下,都还没在镇上看到有和她们一样要做端午生意的。
现在白家门口每天固定的一个时间点,她们这不怎么起眼的小买卖在短短两三天竟小范围的有了些口碑和部分稳定的客流了。
像之前那个老婆婆领着她那帮老姐妹们,基本上想要买点啥都会先来问白春枝能不能从村里带了,老一辈的总是对村里直接收上的东西要更相信些。
然后就是下午撸叶子、晚上包粽子。
每一天的事儿安排得满满当当,虽然累,可看着小钱钱越来越多,姐妹俩是恨不能这买卖能一直做下去。
五月的天,气温出奇的高了好一阵,萧远山已经将床拉回来安置好了,屋子也规整完了,那差不多可以准备搬家了,是不能再拖了,后面怕是闷了一场大雨。
这些日子跟蚂蚁搬家似的,其实拉走了不少,最后日常用的物品需要一次搬完,不然晚上没法睡。
“那我们明天停一天,刚好附近几条街都跑完了,给大家一点消化的时间。”
白春枝将今天的收入一笔一笔分好,抬头对妹妹说道。
“好,那我回去跟大哥二哥说,让他们明天来帮忙。”
钱包越来越鼓,少了一天不去也没事,白春芽爽快地点头,就当是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朝霞满天,又是个大晴天了,依旧没什么要下雨的迹象。
搬家的日子是老爷子找人看过了,只是这事是偷摸去的,也就没旁人知道他们是买的房子了。
有牛车,又有白家兄弟齐上阵,不过两三趟,就将该搬的东西一股脑的全卸在小天井。
“哎哟哟,赶紧问哈你们妹夫这些都是该放哪儿的,一件件的给归置好了哈!”
娘子军们是第一趟车就先过来了,连带家里几个小娃娃也一起来凑热闹了,都知道姑姑搬新家有好吃的,白母本来在灶房看那煤炉子怎么用了,听到几人说话的声响出来,赶紧指挥道。
搬家就是杂事不断,好在他们人也多。
几人先把老爷子那心爱的躺椅给抬到了屋檐下看着牛车,让他跟亲家公两个人先喝茶。
白父原本还有些不好意思,想去搭把手,但老爷子是个能说的,问起了家里田里的情况,他只能陪着喝两口。
与老爷子的悠闲不同,屋里屋外都还挺忙活的了。
萧远山领两个大舅哥继续搬东西。
将一个大泡菜坛子和两小缸子的糖蒜和豆瓣儿搬进灶房时,才看到娘子军们在里面更是热闹。
今天搬家,再怎么忙自家人也得摆一桌了,加上这几天白春枝可是挣了不少钱,她打算好好做几个硬菜出来。
先前留的那只乌骨鸡一早被萧远山杀了整理干净了才拿来的,这会儿已经在砂锅里炖上了。
另外还有只大公鸡,一半拿来烧莴笋、一半直接白切了吃。
鸭子白母也拿了一只来,本来是想炖老鸭汤的,但已经有鸡汤了,就暂时没做,等晚上弄其他的。
还有鱼了,还好萧远山是去换的黄辣丁,一条条小鱼不涨肚,不然像是花莲草鱼那种大只的,那今天就算准备多了。
猪肉是合适老人和小孩儿的圆子汤。
最后再炒两个素菜,完全够了。
三个大男人搬上搬下的,动作还挺快了,见灶房里还有的忙,又挤不进,干脆带着偷嘴的小孩儿们出去逛逛。
等白春枝这边做好了,白母正准备叫白春芽出去寻寻人,一群人踩着饭点回来了,听着几个小的开心得尖叫声不断,不用猜都知道,准是又给买零嘴了。
白母笑骂了几句,让几人赶紧摆桌子了,马上就上菜。
大中午的太阳正当头,就没把八仙桌搬到小天井,在堂屋一大家子也是够坐的。
“开个灯吧?”
白春枝说着,顺手拉了下开关线,老房子就是这样,有屋檐遮阴不晒人,可屋子里头相对就没那么亮了。
“诶,镇上就这点好了,你们以后用电就方便了。”
这话,白二哥是说萧家老屋了,村里可就他们家没通电的。
上前年,终于轮到南河村拉电线了,原本计划是家家户户都通电的,只是萧家附近搬走的太多,他家说不准什么也不住那边了,再单独拉两根电桩过去实在是有点浪费资源。
所以,最后协商的结果就是萧家暂时不通电。
当时白春枝和萧远山才刚来不久了,根本不懂什么电不电的,白白错了那次机会,后面再想让人来通电的话,花费更大。
好在乐观的两人觉得有煤油灯也挺美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文豪1978》《活人深处》《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欢迎来到我的地狱》《天命在我》《雪霁春明》【重生了】《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谁让他修仙的!》
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第一时间更新《古代小夫妻的八零日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