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藏案》转载请注明来源: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
回到大理寺的沈鸣珂站立在大堂内,拿起前几日突然出现的画册,思绪渐远。
永庆三年,新帝登基,改元容辉,寓揽天下之才,筑国美好前景。
大兴办学,扩国学规模;又,改科制,鼓励天下怀才者皆入庙宇。无论皇亲贵胄,平民百姓,皆可以才入仕。
是岁,积极倡导节俭政策、减奢靡,消减宫廷用度。为节开支,合并州县,减轻税收。
然反对之声肆起,导致了朝廷内乱,新帝压不住朝中元老,只得蛰伏欲待机会。
而这些画上之人,皆是那些反对改革之人。渐渐的,民间涌起画评之风,揭露着腐败的官员。
沈鸣珂不禁想起了好友以及两人追查之事。
那是仲春时节,杏花开放。
好友崔景准备调离京城前往汴州任职,特邀沈鸣珂赴饯别之行。
两人师承一人,过往甚密,常为看法不同而争吵不休,行事风格却颇为相似,师常称二人默契非常。
未时四刻,两人聚于酒肆,痛饮杯酒。今日离别,天长地远,二人却相对无言。
“今日离别,不知何日再见,你就没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崔景举杯,面露颓色,抚摸着从窗户伸入的杏花枝。
见他那模样,沈鸣珂并无伤感,啜一口温酒道:“你此行而去,并非流言之事那么简单吧?”
前些日子,不知怎地,陛下改革不正的谣言在汴州肆起。
见他如此反应,崔景摇了摇头:“你这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古板啊,无趣,无趣啊……”
“弹劾之事未果,你岂会甘愿弃之而去?”他又补充道。
所谓弹劾之事,始于孟春。
一日,上京传入消息,称一人不日将赶往京城;称汴州少女失踪之事乃是阴谋,罪魁之首尚藏于暗中;林家别灭之事也亦有苦衷,预告谋于陛下,平林家之案,也希望解救那些失踪的女子。
此言一出,朝廷百官顿感震惊。同时,四面八方的势力皆派人密切观察,为财、为权、为笑话之人皆有。
起初以为是谣言罢了,直至朝廷有官员密查此事,才知此事确为实。
在收到命令时,沈鸣珂即刻动身,密切关注入京之人。
然几日过后,皆无结果。
就在此时,一名为“答百客”的诗人写文章发布在城内,文道:
“吾有一佳人,失之财狼,不见踪影。恐其凶猛,皆失其法。春日之寒,莫过吾心,寒风萧瑟,犹如冰刀刺骨,寒透心肺;春日之暖,莫过上京,百花竞放,犹如火炉炙烤,心如暖阳。佳人之事不解,心如死灰……”
此文一出,便在京城引发轩然大波,众说纷纭,各种传闻纷至沓来,人们开始去寻所谓的“答百客”。
然而,无论如何,此人毫无线索。有大胆之人猜出端倪,暗中揣测此人出自京城乃是重官,但最终所有推测皆无实证。
如此,众人只得暂且按捺下疑惑,继续等待,静观其变……
转机于一夜出现,沈鸣珂前往老师之所,欲寻求帮助。温太傅无言,只是递给他一支箭,上有纸条言:“明日戌时,还望城外破庙见,有事相告,此事关系重大,望公相助。”
他看完纸条,“这……”
思忖片刻,便言:“这字迹好生熟悉?”
“你啊,还是放不下当年的案子吗?”温太傅拨弄着手中的花,“早该放下了,林家之事已是过往,你何必……”
他销毁纸条,“老师,他也曾是我的恩师,”哽咽着,又道:“您也觉得那灭族之案是意外?”不等回答,他告别老师,匆忙赶往家中。
——
夜晚,天飘细雨,寒气袭来,破败的寺庙阴气森森,阴风阵阵。
沈鸣珂一入寺庙,发现里面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在下乃是温太傅之人,名唤沈鸣珂。今日观得纸条内容,特来此处,还望一见。”
就在此时,一身影从佛像后面走出,身材高挑,从身影也能看出是位仪态极好之人。
“敢问你……你是?”
听见沈鸣珂向前脚步声,那人微微颔首,便言:“自报家门便算了,我不过为财而来,替人办事罢了。”像是故意伪装了一般,发出的声音浑厚却难掩温润。
那道身影继续道:“见就不必了,明日会有一人从南郊而来,或是商人、或是乞丐。若你能寻到他,让他与温太傅相见,他便将所有告知,届时还望护他安危。”
说罢,边吟着一首诗边消失在佛像后面。
沈鸣珂赶紧上前,却见后面已空无一人。在检查此处并无机关后,才转身离开寺庙。
改革早已引部分朝廷官员不满,利益被夺,便言浮于表面的改革不过是走马观花,皆持反对意见。反对无果后,暗地之下相相勾结,越演愈烈,朝廷风云涌动。
改革之举落实,激烈的反对声也便成了暗下的争斗,这样的场景沈鸣珂是想过的。
天空还飘着细雨,打湿了他的衣衫,没有带伞只得一路狂奔,很快雨便沁透肌肤。犹如这动荡不安的局势,雨点小,却阴冷透骨。
然而此事并不顺利。
霞光满天时,沈鸣珂带着几位手下赶到南郊部署,却未见任何疑似南关而来之人。
逐一排查之后,也一无所获。
他抬头望向天空,此时云卷云舒,但却遮住了倾斜而下的阳光。
直至黄昏时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闻灯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