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盘点古代继承人,
有时候叙述重点在于当时朝局,以及朝局导致的继承人悲剧原因,和他本人关系不大,
毕竟太子位本身就是除了皇帝的另一个政治漩涡中心。
刘荣呢就属于这一类,虽然论起来惨惨的,但大家也就是说一下,没多少人真在乎他死活。上位的弟弟太耀眼,
显得老爸废长立幼的决定都无比正确,
被废之人自然被大家抛在脑后。
但聚焦一下他的立与废,
也能窥见一点汉景朝翻涌的风云。】
刘荣被那句“没多少人真在乎他死活”烫得缩了下手,
天幕未曾多提,
但只言片语都能窥见继位的弟弟建立何等伟业,
以至于后人将其喻为大汉最耀目的一章。
他本就是羸弱性子,
在父亲需要时被推上位置堵叔父与祖母的念头,因为能力庸常愁苦多时,
如今听来却有尘埃落定之感。
【刘启在位,七国之乱发生,藩王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闹腾起来,
晁错死,又因为梁王坚守和周亚夫能打,很快就把事情平息下去。
一开始局势没有明晰,
景帝提议传位给弟弟,这个不用说大家也能看出来,哄着他做事呢,
让驴拉磨不得吊根胡萝卜在前头吗。但太后信了,梁王刘武也信了,怀揣着希望给老哥干活去,
坚守睢阳,抵抗其他诸侯王根本没手软的。
仗打完了,没过多久就立刘荣,占坑行为挺明显,但我个人认为景帝在早期应该没想把刘荣这个太子怎么样,病重时对栗姬嘱托相当于对未来太后说身后事。
这里景帝托付栗姬善待自己的儿子们,一些朋友认为就是内宫意义上的善待,吃穿用度方面要太后对皇子们好,其实还是有一些政治含义滴。
七国之乱打散了现有的诸侯国局势,在征讨过程中也进一步扩大了军功势力,以周亚夫为代表人物,皇帝平诸侯王时仰仗他们,现在诸侯国灭了许多,这群功臣就成了新的隐患,被灭的诸侯王腾出来的地方也需要处理。
刘启对这些诸侯国没有手软,胜利之后就废了其中六国,收了很多东西归朝廷所有,让诸侯王对国境没有自治的权力,管不了地方官员任命和税收,大家都当光杆司令。
景帝在此奉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大国拆小国,再封自己的皇子们为新的诸侯王。】
贾谊听到熟悉的字眼,不知刘启是什么时候把他的《治安策》看进去的,随着天幕接着念诵下去:“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座前的帝王听着,慨然而叹:“这小子做得不错。”
虽然诸王叛乱猝不及防,但能按照这路子分而化之,往后的子孙自然也知道如何做,以小境化大国,天下必能像贾谊所说,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帝王恩德,天下咸知。
【外头的打完了,就轮到朝堂内部斗起来。
虽然很多权力消失了,但诸侯王只要存在就是个麻烦,团吧团吧还是挺让人头痛的,要么汉武帝时期依然要想办法搞推恩呢,尾大不掉啊,它就不是一代能解决的事。
刘启夺诸侯国权力,拆分大国,再封自己的儿子们,就是一个“将能信任的自己人安插到位置上,然后专心搞内部功臣问题”的举措。
所以他嘱咐栗姬妥善对待各位皇子,就不单是一个内廷宫斗剧性质的亲情题,而是整体朝局上的——刚打完要清君侧的诸侯王,功臣还没按下去呢,要是新上位的太后和皇帝对诸侯王处理方式有问题,谁知道又会闹出什么动静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仗剑独行斩鬼神》《星空职业者》《斗破之我为雷帝》《北宋穿越指南》《岁岁平安》《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无限小说网】《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七零文学网】《灵能者不死于枪火》
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直播]青史之下,百代共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