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青史之下,百代共闻》转载请注明来源: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
【后世对于李渊的个人形象塑造一直有分歧。部分人认为他是个懦弱的碌碌无能之徒,
人生最大成就是生了好闺女好儿子,打天下全靠小辈;另一部分人觉得这老头很阴,自己和二儿子之间的矛盾外包给了李建成,
一天天坐山观虎斗,
最后被儿子拿下也是应得的。
李渊对这个打下大半江山的儿子有忌惮吗?那肯定的,老皇帝心思多着呢。什么叫“上每有寇盗,
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
则猜嫌益甚”啊,用你的时候好声好气,
用不着了把人扔一边,
完了还要猜猜这儿子有没有反叛之心,
非常标准的皇帝老登。
杨文干谋反,
太子李建成被卷进去,李渊让二儿子带兵平乱,
允诺改立太子,
回来反悔了。李世民去东宫参加晚宴,
喝毒酒吐血了,皇帝表示秦王一直就不能喝,
以后别夜饮了。又说“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主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
但又反悔,李世民依然被扣在中央的政治漩涡中。
怎么说呢,李渊忌惮归忌惮,但手中持有的到底只是身为君父的权威。当爹的尽可以坦然地说,
朕,朕的太子,朕的次子,朕的女儿,咱们几个加在一起打下了大唐的江山,就像博主和马云的财产加起来价值千亿。
归根结底,在这场天下之争中,厥功至伟的还是秦王,要么后世只知太宗不知高祖呢,朱元璋直接把他踢出去了。在现代拎小学生问唐朝有哪些皇帝,有时候就会听到一些不通历史的质朴回答,比如开国的唐太宗,中间的女帝,亡国的唐玄宗。
至于唐高祖,什么李渊,我不知道李渊是谁。】
李隆基又饮一杯,听至此处只觉快意,那位再如何,武周也已经过去了,如今依然是李唐的江山。千年后还有人将她认作大唐的皇帝,她的功绩她的成就,包括她的大周,还不是要算在我泱泱大唐中。
天幕再如何赞美吕雉,女人的王朝也如此短暂,想来往后亦不会再有。她们常伴帝王身侧装饰盛世便足够,谁会把江山事和女子联系在一处?
众人愕然那女帝就出于唐,随即失笑,虽然都清楚能当上开国之君的多半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但后人的认知足以说明这唐太宗未来如何功业煌煌,以致完全掩盖父亲的光辉。依天幕所言,李世民与太子之间已是摩擦不断,父亲却一直从中和稀泥,允诺之事也并未兑现。
如汉梁孝王故事……可不是如梁孝王么,但相似之处不是建天子旌旗,而是刘启当年也是以皇位承诺刘武,待七国之乱平定后又堂而皇之把刘荣抬上了太子位。同样以虚诺教人为之奔走,怎么汉景帝做出来就让人钦佩其才智,你李渊做出来就这么不得劲呢——还不是因为李世民军功太高,回报却不够。
刘武当年是抵御诸侯,李世民好歹是开国之功,征战遍天下,要没这个爹都自己登基了,唐高祖居然还指望兄弟二人和睦相处。天幕说到现在,李建成又有哪一处能比当年刘启,压得住自己的弟弟?
真·幸福家庭·爹亲手废太子铺路·病重挣扎加冠·名正言顺·有功必赏·对大将军都很放心的刘彻冷嗤,无能之人从来如此。
能在战场立下赫赫之功,又被后世赞为下马能治的皇帝,岂会一直盘桓于兄弟暗处争锋再被父亲按下那种宫廷把戏。
就算李世民不是皇帝认可的继承人,身边也必定会围绕许多同样的建国功臣,谁愿舍弃同打天下的皇子,转而支持并未有太多成就的太子?追随者多了,有些东西就算李世民不愿也得考虑。
太子不会放过一个功绩声望远远超过自己的弟弟,自然也不会放过他的势力和属臣。矛盾只会越来越尖锐,到那时,这位年轻而英果的秦王又当如何抉择?唯有争。
汉时的帝王其实猜得到初唐皇子会做出怎样的应对,但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天幕,一如汉关长存,亘古注视长安灯火。
【一旦李世民不愿意,或者说,懒得再忍受太子的小动作和父亲的无作为,大唐的政局自然会发生转变。这样的变化甚至不能说翻天覆地,因为很多人很多事,只是从暗处被转到了明面。
玄武门之变,唐初政治的关键节点。武德九年,太白经天,观者曰: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李世民闻之,密奏李建成二人淫//乱后宫,哭诉一番,李渊决定第二天大家聚一块问问这个事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破趣阁】《回到过去做财阀》《一心摆烂的恋综女配[快穿]》《普通人,但怪物之母》《伪装大佬那些年》《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我以神明为食》《穿书后成了狼孩》《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退婚流小说】
何到关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