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都来读小说】地址:doulaidu.org
受前世所受教育的影响,赵祯并不想当个吸万民血肉而供自己骄奢淫逸的昏庸帝王。
他的吃穿用度不必奢靡,前世什么山珍海味没有享受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与海里游的,除却写在刑法上的保护动物,赵祯吃过的美食远超今生的帝王之尊。便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他曾经也吃到上火。
宫殿够住即可,不用大兴土木修建行宫,既劳民伤财,赵祯也住不过来。前朝皇帝喜欢的圈养山林围猎猛兽,赵祯也不感兴趣,他对那些牢底坐穿兽向来敬而远之。
赵祯唯一的爱好就是试验签到获得的方子了。
但鉴于当前最先进的物理化学知识都掌握在道士方士手中,赵祯唯一的爱好也就变成了修道。
赵祯深深觉得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路给走歪了,那些方士道士明明是顶尖的物理化学人才,偏偏被当权者用来研究劳什子的长生不老药!
赵祯为帝后,第一件事便是下旨在延福宫内设立万家道宫,并诏令天下道士入京论道。
北宋当世有四大道宫闻名遐迩,分别为茅山道宫、龙虎山道宫、潜山灵仙宫以及青城山六道宫。各个道宫又可细分为不同的道家流派,例如茅山道宫为道家正一派的道场,茅山道宫中又可细分为三宫五观,三宫中的九霄万福宫擅长点石成金,即提炼矿物之法。
比起后来香火鼎盛讲究来世今生之说的佛家,华夏本土的道家更注重实用性,封建迷信中之中又掌握着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
天子招贤令出,修道之人响应者众多。
四大道宫皆派了道士远赴汴京前来应天子之诏。
来的道士多了,难免有些人滥竽充数。
赵祯特意在皇城宫门前设下三重考验,凡应诏而来的道士需得在宫门口接受帝王考验,通过考验者发放朝廷盖章的道士证,持证上岗。装神弄鬼、偷蒙拐骗者当场打入天牢,充为劳役。
靠着此法,赵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收拢了大批物理化学方面的顶尖技术人才。
人才到手,可以逐步发展科技树了。
随后,赵祯利用签到获得的《硝石制冰步骤详解》,成功指点宫中的道士制出了冰。
此后酷暑,宫中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冰鉴。
同年汴京城内新添了一家皇家杂货铺,铺内售卖《硝石制冰步骤详解》与冰块。制冰之法定价不高,一两纹银就能买,京中百姓人人都能买得起。铺子内现成的冰价定得更低,夏日里只需几文钱便能买上一大块冰消暑,便是寻常百姓也能用得起冰鉴。
如此种种,汴京夏日冰饮之风盛起,赵祯也实现了雪糕自由。
可惜签到的方子具有随机性,并非每次都能签出好东西。
例如前年,赵祯签到签出《水银镜制作方法》。
镜子虽然并非什么重要的民生之物,但却是人人整理仪容的必须之物,北宋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皆以打磨光滑的青铜为镜。
但《水银镜制作方法》于赵祯却如同鸡肋,即使不看方子他也知道水银加玻璃可制成清晰度极高的现代镜子。
而且最大的问题在于宋代的琉璃与水银造价昂贵,以这两种原材料制成的镜子从一开始就将平民百姓排除在外,是达官贵人才能消费得起的奢侈之物。
赵祯知道现代的玻璃由石英砂制作而来,具体的原理却不清楚,也不知道哪里有石英矿,不过他已经命人去寻矿了,只是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好在奢侈品于民生无利,却能敛财。
而钱财则是发展科技树的必须条件。
赵祯将制镜之法交于工部匠人,数月后皇家杂货铺上新了四面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等人高立式穿衣镜以及十来面巴掌大的手持梳妆镜。
水银镜照物纤毫毕现,一经推出便风靡汴京。即使售价昂贵到仅巴掌大一面镜子就要耗费百两纹银,却依旧引得众多权贵竞相争抢。
京中掀起一场比镜之风,上至宗亲皇族下至黎民百姓莫不以拥有一面水银镜为荣。
赵祯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
去年年初,赵祯幸运的签出了《土法青霉素制作》、《酒精提纯法》,而后他亲自上手指导宫中的道士如何提炼青霉素,耗费一年时间终于成功提炼出一小罐青霉素。
青霉素与消毒酒精的现世大大提高了宫中的医疗水平,在伤口发炎发烧就能致死的时代,一管青霉素,一瓶消毒酒精都是救命良方。
尤其是青霉素,它能治愈当下被视为绝症的肺痨病,也能治愈外伤感染引起并发症,堪称起死回生的神药。
伤药的制造之法则秘而不宣,牢牢掌控在赵祯手中。疗伤的圣药在军事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周围强敌环伺之下,赵祯决不可能将青霉素的药方外传。
自今年起,朝廷送往各地边界驻扎军中的军需物资新添了青霉素与消毒酒精。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在北宋科技兴国》转载请注明来源: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