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后吴吴山娶新妇,新妇谈则亦是一位爱好诗文的才女,见到陈同点评的《牡丹亭》十分欢喜,甚至能一字不差的背诵,后在吴吴山的支持下,仿照陈同的思路与笔法,续写了下卷的评点。
然而谈则的身体似乎也不是很好,不久也去世了,又过了一些年吴吴山再度续娶了名为钱宜的女子,钱宜同样喜欢《牡丹亭》的评点,但她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因此经过数年的学习才能够跟上评点。
但钱宜表示愿意卖掉自己的首饰刻印出版这本书,终于在康熙三十三年,陈同去世近三十年时,这本书在吴吴山钱宜夫妇的努力下得以刊刻。
江南的闺秀们表示虽有刊刻,但终究圄于一地,如今又是十数年过去,她们担心逸散,也想让北地知道这三位才女的故事,希望她于北地刊行。
看完这些,甄楣顿时明白为什么回信稍有些迟,又有这么厚了。
这些女诗人不仅十分有胸襟,还行事果决,已经拜访过吴家,争得了吴家的同意。
“难怪叫三妇合评牡丹亭……”真是因为一个男人联结的三位女性啊~
比起原封不动的刊刻,甄楣有更多的想法,既然《牡丹亭》如此的有名气,许多女眷都有读到,为什么不用这个为闺阁女性提供启示呢?
她们完全可以继续点评其他戏剧嘛!
定期定下主题做点评期刊不是也可以?还能够延伸点其他栏目,比如诗文,又比如新鲜见闻,像是女书一类的,再不然做点地域间的交流呢?现代南北的口味尚且有分歧,这个时代聊聊这个也算是增长见闻?
当然了女书用来交流还是有不便,甄楣想提议对字型进行简化,降低识字门槛,进而方便她进行小说约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末世第一狠人》《制霸超级碗》【新黄易天地】《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破云2吞海》《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恋上你看书网】《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