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医》转载请注明来源: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
婶子眼神一亮,“好啊,我们大秦儿女皆有血性,去军中好!你可想好去哪里?”
徐瑾瑜头一歪,思考片刻后说:“就去徐诚兄那个军营可好?我还能顺便给他送你做的冬衣。”
婶子高兴地拍着徐瑾瑜的胳膊,激动道:“好啊,好啊。”随后她摸着瑾瑜瘦弱的手臂,语气中透着的担忧,“河西那么远,你这么个瘦弱女子,婶子担心。”
徐瑾瑜摸着婶子粗糙的手,劝慰道:“婶子莫要担心,听说医士到军医营也没那么危险,虽然不是士伍,但是在军中的时间可以充抵兵役徭役的,等不打仗了也自由,还可以回来做医士。”
婶子听罢,紧蹙的眉毛也舒展开来,叹了口气,“也是,你既然心意已决,便去做吧,有什么需要叔叔婶子帮忙的,尽管开口。”
徐瑾瑜笑着点头,给叔叔婶婶说的是给徐诚兄送新衣,但她没说的是除了新衣,她还要给徐诚兄送钱。这段时间住都在叔叔婶婶家里,不仅耽误他们做活,吃穿用度都是用他们家里的。
徐瑾瑜给她们钱,他俩说什么都不要,说虽然不是亲叔叔、婶子,但是一直把她当侄女来看的,这钱要她自己留着傍身。既然这钱叔叔婶子不要,但她可以直接给在军营的徐诚兄。
还好,此时的秦国女子还比较自由,能够参与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可在田间劳作、可种桑养蚕、可织布做衣、可经商、为巫、为医,此时人丁匮乏,女子在战争中也发挥着作用,史料就有记载“丁男被甲,丁女传输”。
一个多月后,徐瑾瑜在叔叔婶婶的无微不至照料下,她终于痊愈,将家中的东西收拾妥当后准备前往河西。
正好今年她已成年,需要登记户籍,所以在她身体大好时,就去乡里办理了“验”,也就是秦人的身份证。至于远行时要带的另一个证明:“传”,她也找亭长办理了。
商鞅变法后,为了鼓励耕种,要求“使民无得擅徙”,出门必须携带“传”。
顺利办好这两样,徐瑾瑜暗暗庆幸:还好是魂穿,这要是身穿,没有验和传,估计出门就得被抓,毕竟在秦的老百姓都是堪比北京朝阳群众的存在,严守秦法、觉悟极高还十分敏锐,发现异常之人就立马上报。
徐瑾瑜仔细的抚摸着手中的木片,生怕碰碎了似的。也不怪她如此小心翼翼,对秦人来说稀松平常的大碗、竹简、器具乃至粗布麻衣,在她眼里都是“文物”啊,还是无损的、高清的、能摸得着甚至能亲自用的活文物。
考古人穿到战国,那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在现代难得一窥的史料、文物俯拾皆是。
但是有喜就有悲啊,身在中国文明正源之始,无古可考,这一个多月以来,唯一用到的专业技能,就是刨了自己的坟。
不过,遇到事情不要慌,身为穿越人士,她也有金手指!
现代的徐瑾瑜,患有罕见病症:超忆症,通俗来讲就是过目不忘,而且身为宅女,她还酷爱爱书。
在学校也是经常泡在图书馆,可以说学校图书馆大半的书籍,她都扫过,当然也都记着。
知识就是力量,她可以!
选择从军当女医,也是她考虑再三的选择,在先秦你想做个咸鱼,不事生产是要被治罪的,躺平是不可能了。
虽然原身父母离世前给她攒了些家产,节省来花的话也可支撑不少年。但是还是要谋一条生路,种地得靠天吃饭,经商秦国重农抑商,从医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是原身跟母亲系统学过医,熟知医理,平时也帮附近村民看病;二是徐瑾瑜之前为了研究中医史,曾翻遍中医典籍,这相当于给她的技能加了buff。
论实践能力她可能只是个泥腿子,但是论知识储备,她可是随身携带中医典库,那可是理论知识丰富。
怀揣满满的信心,背着重重的行囊,吹着簌簌的秋风,她踏上了闯秦之旅,前往河西!
此时的河西不同于后世的河西走廊,而是指黄河以西,北洛水以东那一块儿狭长之地,在现代的话相当于在陕西北部。
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原是白狄居住地,后被秦、晋瓜分,战国时韩、赵、魏都因抢夺这一地区霸权展开过无数次大小战斗。而秦、魏两国就进行过五次河西之战。
离开徐家沟前,她去了原身父母的墓前,供奉上酒肉,重重地磕了几个头后,承诺道:“若此行平安,定每年回来祭拜”。原身的灵魂已逝,她既然魂穿到这个同名同姓的女子身上,就要替她尽孝。
为了出行方便,她将头发全部盘起用簪子和布条固定,盘成一个丸子头,然后将药箱挂在肩上,水壶挂在腰间,给徐诚兄带的衣物和其他的东西都装在背后包袱中,迎着骄阳向东进发!
日落时分,她终于到了岭底的一个客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北齐怪谈》《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文豪1978》《替嫁多年后》《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全本书屋】《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半亩之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