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明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月中旬,申城进入梅雨季。
早晨四点半,咏溪开车上班,出门前已经是细雨斜织,行至半路,骤然间浓云翻滚、暴雨如注。
她艰难地把车开到机场,驶进航管楼。
航管楼面积不大,当初因为停车位规划不够,刨了一排绿化用的冬青树,修缮时地势没有填平,加上不科学的排水系统,低洼处碰到下雨就要积水,这会儿已经蓄满了半间院子。
咏溪泊好车,将裤腿卷至小腿肚,做好了“小马过河试深浅”的准备。
车门被大力拍响。
她降下两格车窗,就看见大鳌撑着一把不知从哪儿借来的迷你太阳伞,遮头不遮尾地站在雨幕里,全身上下被淋得透彻。
他形象滑稽地跟她说:“早上好啊”。
咏溪说:“早。”
大鳌诚心逗她,“鹅还怕下水吗?难得的机会,赶紧跳进来扑腾两圈。”
咏溪央求他别闹,要迟到了。
大鳌哈哈朗声大笑后,才说:“等着,哥去拉条皮划艇渡你过河。”
他转身就走,打个旋的伞面甩出一条水柱,正甩了咏溪满头满脸,咏溪心想,我可真是谢谢了。
他啪嗒啪嗒快步到航管楼一楼的储物室,从里面搬来一摞木块。
咏溪踩着一排木块做的“桥”,安全地转移到南门的走廊下。
走廊连通塔台,大鳌收了伞,两人刷通行卡过两道安全门,等电梯。
边等边日常闲聊,大鳌问她:“吃早饭了吗?”
“吃过了。”咏溪说,“你呢?”
大鳌一抬胳膊从外衣帽子里摸出一个湿漉漉的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两个刚从便利店买的包子,他十分不讲究地问:“要来一个吗?”
咏溪避之不及,“你收好,慢用。”
“怎么还跟我见外呢!”大鳌嬉笑的模样,低过头开始磕鞋子里的水,新买的球鞋昨天刚到货,今天急不可待地穿出门,然后就被泡了。
“这鬼天气!”他抱怨说:“哪个招天谴的上岗位前许愿了!不会是你吧。”
鉴于大鳌的嘴不讲科学,十分玄幻,咏溪怕盖章成真,连忙说:“别冤枉好人,被雷劈跟前的是你不是我,停电爬塔上班的还是你不是我。”
大鳌回忆起什么,瞬间气短,一双宽皮大眼阴恻恻看向咏溪,“你现在闭嘴,我不跟你计较。”
咏溪抿嘴笑。
大鳌原名卜松松,是咏溪的直系师兄,高她两届。
咏溪当年进入中航大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大二才转去交通运输专业,大鳌作为空管院联络办的学生助理负责对接她初入学院时的学习和生活事务,一直对她很是照顾。
她清楚地记得,大鳌做自我介绍时,一度觉得自己名字太羞耻,与他高大威猛的形象不符,再三强调,叫人只能喊绰号,不然就是不礼貌。
中飞院毕业后,两人先后进入申城机场塔台管制室工作,又成了同事,关系不错。
“叮”一声,电梯到了。
申城机场的塔台落成有半个世纪之久,外观像个宽口的四方形保温杯,它标高78米,咏溪他们工作人员上去,要先乘电梯到14层。该层分布着供人员使用的会议室,办公室,岗前准备室,以及男女休息室。
大鳌走去休息室换衣服。
咏溪则到置物台找到自己的水杯,用温水冲了杯“抹布味”的黑咖啡,一口气喝完。墙上的时钟快要指向5:30的交班时间了。
那钟表正下方摆放着一款红色实木正衣镜,咏溪从裤兜里摸出黑皮筋,照着镜子一把将齐胸的黑长发扎成低马尾,一身白衬黑裤,显得人端正又利索。
她将手机放到保管箱,又从存储箱拿出头戴式耳机,再往上爬两层楼梯,抵达顶端的塔台管制室。
管制室是环形的空间布局,360度全景落地视野,因为申城机场拥有两条平行跑道,36l/18r和36r/18l,南北走向,独立运作。下设的12个控制席位,6个监控东跑道,6个监控西跑道,管辖着机场地面航空器的推出、滑行,以及塔台空域内航空器的起飞和落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