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蝉衣自觉不能出这个风头,十分识相的找了个借口,留在亭子里,远远看着湖中被修剪的整齐的荷花,一边发呆,一边听旁边亭子里两个小娘子说安定侯府的轶事。
安定侯高鹤,据说是一位极其不靠谱,在先帝那里挂了名的兄弟,封地在东边土地最优渥的辽东郡。
有传言称,安定侯曾多次上表向先帝哭诉,说辽东虽物产丰富,却临近幽州边境。他呆在那里,既没有发大财的手段,又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反而匈奴每一次进犯,他都会被吓成软脚虾,家里的孩儿还因此得过失魂症,求先帝能允准他携妻儿回长安,做个富贵闲人。
先帝每每看到他的疏奏,都气的吹胡子瞪眼,大骂安定侯没出息。
可后来病危,先帝还是下旨,将安定侯一家召回了长安城。
虽然没有让他在朝堂上领职,先帝却在辽东接壤的辽西又挑了千倾沃野,加进高鹤的俸禄里,作为对安定侯府所有人的供养,让侯府的子孙后辈们呆在长安城,从此只做个富贵闲人。
因安定侯早早表明了无心权势的立场,今上也愿意亲近侯府众人。
连带宫里一众皇子公主,都跟着高看了安定侯府许多。
小辈中,又以侯府二娘子最得帝后看重,与宫中几位公主交情也最好,得了个渔阳县主的封号。
隔壁谈论的,正好就是这位渔阳县主。
“就算渔阳县主是咱们长安城里最风光的小娘子又怎样,还不是得不了季郎君的青睐。她纠缠季郎君这么多年,不愿与其他人定亲,季郎君照样不愿多看她一眼。说什么风光,不过是可笑罢了。”
垂帐另一边,轻蔑中满含讥讽的声音传进方蝉衣耳朵里。
听着是一出嫉妒吃醋的戏码,非常无趣,她还不如想想,在长安周边地界搞一个自己的荷塘要多少钱。
要是有条件,能叫她寻到一个足够大的水塘,可以把莲藕和菱角套种在一起,再放一批鱼虾蟹苗养在塘中,水塘里就能一年四季都有出产。
春天捞鱼捉虾;夏天采荷叶做菜入药;秋天吃螃蟹摘莲藕菱角;冬天收藕做菜制成藕粉。
经营好的话,最多两年就能收回成本,第三年开始盈利。
“怎么算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方蝉衣正想的开心,耳边忽然传来一阵暴戾的打砸声。
“方才在旁边坐着,我还奇怪,究竟是哪家不怕死的小娘子,人还在安定侯府的地盘上坐着呢,就敢编排侯府的女公子。原来是你这个胆大包天的。”
“你起来。”
尖利的声音不断从隔壁传过来。
搅的附近几个亭子里的小女娘都不安生。
渐渐的,有喜欢看热闹的小女娘甚至走出亭子,专门围过来打算瞧个究竟。
方蝉衣虽然扒在栏杆上没动,耳朵却竖的高高的,很容易就听到了隔壁两个小娘子相互撕扯的声音。
“楚香君,你干嘛扯我衣裳,还不快点松手。”
方蝉衣没听过楚香君这个名字,看来并非是和邓三娘子,以及方蝉锦玩在一起的。
她想了想,起身想出去,避开这一场尴尬。
结果,才走到木梯边,便见右手边好几个婢女护着两个珠光宝气加身的娘子匆匆朝这边来。为首领路的老媪在附近几个亭子前扫了一眼,目光在方蝉衣身上定了定,快步到一个簪着黄金珠玉步摇的女公子面前,躬身说了两句。
很快,那位骄矜的女公子,连带她身边所有伺候的,都朝方蝉衣看过来。
莫名的,方蝉衣心头一跳,不自觉收住正沿着竹梯,一层层往下跨的脚步。
随着那群人越走越近,她不得不退回到亭子里,拱手低头,盯住自己的脚尖,熟门熟路的开始装透明人。
带路的老媪先一步走进亭子,看见方蝉衣规规矩矩的站在最角落,满意点头后,甚至没交代什么,便转身迎着黄金珠玉步摇的女公子,连同另一位一起到厅中的矮几前坐下。
跟在这两位女公子身边一众伺候的,也呼啦啦的全都涌进了这座小亭。
这群人无论是走路,还是做事情,都安静的很。
不用人招呼,她们便快手快脚的收拾了案几上方蝉衣三人用过的小盅,换上自己带来的杯盏,给那两位女公子奉上新茶。
猜到这俩人的身份,方蝉衣心跳的更快。
直到一堆伺候的人围着,把两位贵人安置好,那个带路的老媪才来和方蝉衣说话:“小娘子,事出紧急,我家主子需得占用你这亭子几刻钟,还望你莫要见怪。”
老媪说着话,从袖兜里掏出个荷包,就要往方蝉衣怀里塞。
明白这群人是让她回避的意思,方蝉衣也不忸怩,大大方方的接了荷包,朝那老媪浅浅一福,转身便出了亭子。
隔壁两个小娘子还吵得不可开交。
方蝉衣的角落在地面上时,正好听到那位说渔阳县主小话的人尖叫一声,接着,便是一连串布帛被撕裂的声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都来读小说【doulaidu.org】第一时间更新《来到大汉,我替老爹改换门庭》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